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,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,积极应对气候变化,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,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。中国“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”的“双碳”目标,推动经济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、支持“碳中和”目标实现成为我国各地方政府重要的发展目标。为体现地方政府在落实 “碳中和”目标过程中政策推动的力度、政策实施的主要效果,中国碳指数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,成立“碳排放指数”。
统围绕企业煤、电、油、气能源消费四大维度计算碳排放指数,通过“碳指数”展示企业各类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水平,利用柱状图展示企业每月能耗和碳指数趋势,红色柱状图表示能耗和碳指数同比增长,绿色则表示下降。通过及时预警,提醒企业关注节能降碳问题。“碳指数”成为引导企业绿色发展的“睛雨表”。
十四五”将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、窗口期,政府把碳减排作为发展的一项约束性指标。对于企业来说,原有的高污染、高耗能、高耗水的“三高”发展之路注定走不通,绿色转型发展是必由之路。
中国碳指数获取碳排放信息并建立“碳指数”数据库以系统性整合碳知识、呈现碳中合为目标,构建碳知识、企业碳排放监测、行业碳排放监测、碳指数四大模块组成,建成集知识获取、碳排放评级、指数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库系统。
碳知识:覆盖碳研究各领域的碳知识体系,实现快速获取碳领域政策导向、市场动态、规划评价和研究进展。
企业碳排放监测:覆盖中国、能源、化工、电力、公共交通、建筑、政府、企业、个人碳排放数据,呈现在所在行业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排名和评级。
行业碳排放监测:呈现行业区分度,展示行业内企业碳的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分布图。
碳指数:旨在于打造国内碳中和标杆指数,为地方政府规划“碳中和”路径、确定自身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决策参考,为企业、监管部门及广大投资者提供“碳中和”相关投资工具创新和价值理论支撑,助力地方及全国“碳中和”目标实现。